那些.jpg 

2010年5月,和視障朋友異想天開地踏上了素有「世界第三極」之稱的珠峰大本營,在零下20度陪伴他們一圓「看」見聖母峰的夢想,南北極立刻躍居為下一個夢寐以求的旅行目標。

可惜南北極高昂的旅費,使我只能多次在南北極旅遊講座中,期許自己努力累積稿費,總有一天終將「美夢成真」。明知前往南極的路上,必需穿越天候多變的德瑞克海峽,身體更需承受得起暈船的挑戰,才能如願目睹南極冰河之美,儘管困難重重,依舊不減圓夢的渴望!拜讀《那些極境教我的事》的南極篇時,好像身歷其境,與作者一同經歷狂風暴雨、與死神拔河的驚險場景,體會生死一瞬間的最後極限。

這一段記錄南極暈船的生動描述,不禁令我想起今年五月,參與台北市殯葬處舉辦的聯合海葬追思會,跟隨家屬前往八里,全程見習海葬的難得機會。當船隻航向6000公尺八里外海時,風浪愈來愈大,令我實在難以招架,此刻家屬捧著安息盒,隨著禮儀工作人員的祝福聲中,一一拋向海中,眼看著安息盒很快地被層層浪花所淹沒,當船隻遠颺,也漸漸消失在有限的視線裡。

當我不停地拍照記錄海葬過程時,身體強忍暈頭轉向的不適症狀,和穿越德瑞克海峽,面對暴風雨的襲擊,克服萬難抵達南極的勇腳作者相較之下,簡直是小巫見大巫,不禁反問自己若到了耳順之年,是否還有勇氣像作者勇於南極探險呢?

自幼遺傳父親酷愛旅行的強烈基因,使我從事禮儀志工之後,便決定以海葬和世界說再見,從此無需機票、不需旅費,即可穿梭在無垠的海洋裡,自由自在地遨遊至地球的任何角落,繼續完成環遊世界的終極夢想。

閱讀《那些極境教我的事》時,有不少地方和作者一同「舊地重遊」,包括位於挪威的人生雕刻公園,數度仰望那栩栩如生的生命之柱,凝視著充滿喜怒哀樂的裸體雕像,藉由作者巧妙構圖的掌鏡下,一幕又一幕精彩的人生對比,彷彿看見生命的限時縮影,再度勾起2014年繽紛的北歐記憶。

有趣的是,緊鄰人生雕刻公園的正後方,竟然有一座美不勝收的「西方公墓」,這意外發現的世外桃源,巧妙串起了生、老、病、死的完整過程。回國後,才寫下第一次暢遊國外墓園的心情隨筆之後,立即收到《天堂門口的最終祝福》的出版合約,這一連串的巧合,似乎是老天的精心安排,期盼大家看見東西方的生命終站,原來也可以如此精彩!

非洲的撒哈拉沙漠,想起埃及尼羅河畔的美好回憶;漫步敦煌的月牙泉,與視障駱駝商隊共遊鳴沙山,更無懼滾滾黃沙,明盲共同體驗滑沙樂!在《那些極境教我的事》的字裡行間,更使我不斷想起過去樂此不彼地在原始國度穿梭,真實貼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孩子,在貧瘠的大地中度過童年,卻絲毫不以為苦,甚至擁有永遠不受文明世界污染的純真笑容!

非常榮幸與作者因採訪而結緣,這本《那些極境教我的事》充滿了作者圓夢的熱情,藉由旅行閱讀生命的忠實記錄,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遊記極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裳儷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